Monday, April 29, 2013

島本和彥《青之炎》(アオイホノオ)聖地巡禮

論文寫了一些以後,大概是覺得多少同是「創作者」的身分,所以開始看一些漫畫家談自己畫漫畫的事。像是那本臺灣版一直都沒有第二冊以後的《助手這行飯》(因為不大想花錢買原文漫畫,繼續等),或是兩冊就完結的《漫畫家族》。不過共感比較深的還是島本和彥半自傳的《青之炎》(アオイホノオ)。從網路上少少的中文評論來看,《青之炎》的臺灣讀者主要會對GAINAX早期核心人物的側寫有興趣,不過我比較有興趣的是主角焰燃(=島本和彥)的焦慮感。看著自己想到的題材不斷被剛出道沒多久的新銳漫畫家搶走,自己卻混不出什麼名堂,困在學校裡想著趕快離開出人頭地,為各種題材和表現法苦惱......

有在創作的,不管創作的是什麼,都會有這些煩惱吧!!!

因為這種跨越時代與文化的共鳴感,所以在結束連續三個月的奮戰,交出四篇論文,講了兩場研討會之後,那天中午下課後就像逃難一樣,帶著課本就跑去度假+聖地巡禮了。畢竟對我來說,只有聖地巡禮是真正的 leisure, free from duty。

因為進入「大作家藝術大學」(不用查就知道是大阪藝術大學)的校園實在有違聖地巡禮的禮儀,所以還是以車站附近得公共空間為巡禮主題。那天先去堺市博物館、狹山池博物館兩地精實後(這也叫度假?),提著買來的一堆博物館圖錄到達富田林。

車站旁的大榮百貨店是焰燃常去的地方,內裝只能用「古樸」來形容,彷彿從三十年前焰燃還在這裡時就是那個樣子的裝潢。這就是當年焰燃覺得光鮮亮麗,對從北海道來的大一新生充滿吸引力的大榮百貨店嗎?以百貨公司來說這家大榮是很慘的狀況,但對聖地巡禮來說,這樣的氛圍真是太好了。另外大榮裡的書店就跟漫畫中的樣子一樣,書架與店外走廊垂直,開放性的書店。

走到地下室的超市和美食街,焰燃偷偷喜歡的學姐在地下美食街的餐廳打工。如果可能的話,我也想點一份A套餐,還要加上過量的美乃滋。很遺憾,地下室並沒有那樣的餐廳,賣好み焼き的店只有吧檯,用餐區很隨便。這還在意料之內,怎麼可能全部的地方都有聖地呢?最後在美食街吃碗蕎麥麵就解決晚餐了。


離開富田林的大榮,搭電車到下一站的喜志,這裡是焰燃的宿舍所在的車站。在此最重要的聖地是喜志站北的平交道,因為就在車站旁邊,所以會等到電車離站柵欄才會升起來。第七卷的封面就是焰燃站在這個平交道旁等待的樣子

這是很有共感的場景,細節就不雷了,總之焰燃想了很久的題材,在同校學長的出道作中就全部被用完了。這種感覺,跟論文發表時發現有人比你早三天宣讀同樣的觀點一樣絕望。但是別人比你早起步,這點又是無可奈何。抱著希望沒人看到學長出道作的想法,趕去買一本當期的漫畫雜誌時,焰燃被平交道攔下來:

「又是柵欄!
「平常都是升起的──但每次我在趕時間時......他就會來阻撓我!
「而且旁邊就是車站......要一直在這邊等到電車來
「乘客下車又上車,然後再等它開過去!!
「別人都已經出發了,我卻還是被這樣擋在半路......
「到底還要等多久啊!?
「大家全都出發了......再這樣下去......
「他們就要拋下還沒起步的我,全都走遠了......!!」


被拋下的壓力是很大的。今天看到出新書的某院士,不到三十歲就出了兩本專書。大阪聖地巡禮前寫的一篇論文,其中一本重要資料來源的著作,也是十九世紀俄國學者沙狐先生在二十幾歲出版的。最近我K得很用力的那本廣東貿易必讀書,人家也是27歲就出版了。跟這些大前輩比,已經比當年的焰燃老一輪,比這些前輩出第一本書時都老,卻連一本專書也沒有的我,也是那個被擋在平交道上的人。



真是讓人感觸良多的平交道,或許這就是創作者之間的共感吧。

其實焰燃(=島本和彥)站在這個平交道時,我根本還沒出生。他在《青之炎》中提到的許多作品,對我來說也只是只聽過其名號,但沒有真的讀過的古書。話說回來,一般會來這種地方做聖地巡禮的外國人也不多吧。


過幾天到了東京,才有空去書店買一本剛出版,回顧島本和彥三十年漫畫歷程的《熱血時代》,這才知道島本和彥的創作方像比我想的還要廣很多。這又讓我有另一層共感,因為我現在給人的印象,也是同時做好幾個研究方向的人。在《熱血時代》中的訪談,島本和彥已經預告了《青之炎》的結尾,我還是會慢慢等臺灣版。但另一方面,《青之炎》有這個平交道,對我大概就足夠了。